现场 | “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9大版块 24个平行展711
发表时间:2023-07-21 11:42 成都市美术馆A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2023年7月16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市美术馆主办的“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在成都市美术馆隆重开幕! 来自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的476件艺术作品,呈现在超7万平米的两座地标性美术馆中,作品类型涵盖架上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类型,国内顶尖策展人团队操刀设计,海内外一线艺术家作品齐聚一堂,国内最大规模的平行展遍布成都,超百场公教活动即将上线……2023成都双年展的开展将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为市民们带来一场世界级的艺术盛会。 2023成都双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展览前言中阐述了“时间引力”这一主题的内涵: 在《庄子》《易经》等中国经典古籍中,“时间”兼具自然时间观和社会时间观两方面的内涵。它既表征着自然界循环线性的节律与周期,连绵不绝、无始无终,同时也表征着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时间片段。时间成为瞬间与永恒的辩证,正如其自身的无尽与不可分割。每一个当下既是历史的延伸也是未来的回望。古人将这种对自然时间性的体察方式运用于社会,“与四时合其序”,在对变化的顺应中,以达古往今来、天人合一;在时间的引力中,传统与当下与未来产生了联结。人类文明有了更加多维度的经典阐释与呈现的可能。 在近代物理学的阐释中,引力是物体延伸到空间中对另一物体产生吸引效应的理论模型。未可见,却可知。在宏观的深时时间维度中,空间与时间粘合,在更加广阔的时空尺寸中,地层叠置、事件丛生,形态万端的地貌给予我们对于文明沉积、生命繁衍的无尽想象。城市作为人类群落的引力空间,交叠建构着人类活动与集体记忆。一方面,人的实践与认知在时间与空间中进行转化,将历史与集体记忆融合成为城市空间脉络的可读性;另一方面,城市空间亦不断在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自我更新。在时间结构中,历史、当下与未来所构成的连续性文明,是城市认同感形成的必要条件。它所形成的城市引力,既有文化认同感,又饱含多元性和创造性。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曾论述,城市是人类文明与演化的巨大容器,在时间的积淀中所形成的吸引力将物质与文化集中,并加速了人类交往的速度。它对多元文化极大的包容能力,是“人类至今创造的最好的记忆器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安东尼·吉登斯用社会时空与人类行为的模型重新解构了时空概念,将空间与时间分别视为被社会地建构起来的标准化“单位”,使它们与其他客观事实一同运作,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并随之延伸出了“时空延异”等概念。时间与空间分离的现实使得集体性的协作产生更加广泛的社会关系成为可能。随着技术的迭代,互联网、数据化与虚拟现实等技术革命在现实与生活中的渗入加速了时与空的“脱域”,城市中,地理媒介成为人们在不同时间、空间中新的聚合“引力”。人类的活动不再受原有的空间所限,单位时间内形成了更加复合的行为活动,多元、复合的身份。强大的技术变迁趋势与复杂多样的城市本体间相互交叠,产生新的“历史”面貌和“数字性”的未来文本。 在艺术史的线索中,艺术成为一种“凝视”、感知与表达的“引力”,它是城市文明生命力的血液,它将历史与当代相连接,在地文化与多元开放的外来文化相交融,从而迸发出城市动力的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艺术是城市软实力发展的一支文化力量。双年展作为城市体量的现象级艺术活动,它以艺术为文本激发了城市泛链接的思考,并辐射于人与城市、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科技之间非物质的连接;同时也聚焦于城市样本,探讨其发展中所形成的文化层积,以及与自然复杂共生的关系。艺术自身便是引力。 【展览现场】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2023成都双年展展厅 |艺术大咖强强联合 一览国内外当代经典 本届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担任总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吕澎担任艺术总监,带领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前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院长菲利普·多德等国内外知名策展人组成策展团队,策划了瞬间永恒、瞻星成梦、存在遥望、空间感知、凝视之思、未来考古、大地回声、心之所向、星链计划九个展览版块,让艺术在成都这座具有悠久文明并兼融着开放、前沿、多元面貌的城市中,在经典与前沿、在地与世界、人类与自然的多元对话中,迸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参展艺术家中不仅有徐冰、隋建国、周春芽、何多苓、张晓刚、丁乙等著名中国艺术家,还有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蒂姆·乌尔里希 (Timm Ulrichs)、白南准(Nam June Paik)等海外顶尖艺术家。他们将共同为成都的观众带来国内外一众经典艺术与当代作品,其中不乏有许多是专门为本次双年展创作的,更有大咖新作首展,只待观众亲临现场感受百余件艺术品带来的视觉震撼。 【参展作品】 白南准《无题》;老式电视机柜,单通道影像(彩色,无声),丙烯酸涂料,玩具机器人;尺寸可变;1996 蒂姆·乌尔里希斯《无法呼吸》;装置;95cmx58cmx81cmx7;1989 丁乙《十示 2022-18》;360cm× 240cm×2;椴木板上丙烯木刻;2022 何多苓《带阁楼的房子》;布面油画;44幅;1986 凯蒂 · 帕特森《整体》;混合媒体;球体直径82cm;2016 徐冰《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综合媒材互动装置;尺寸可变;1994-1998 张晓刚《舞台5号:羽衣甘蓝》;布面油画;218 cm × 600 cm;2022 周春芽《临江仙》;纸上丙烯;110 cm × 548 cm;2023 隋建国《虚空现形——每一个人都是在场者》;3D 雕刻聚苯乙烯;900x650x700cm;2023 |国际视野面向世界 艺术跨界探索新潮 策展人团队邀请了前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院长菲利普·多德与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策展部主管菲利普•齐格勒加入,海外参展艺术家覆盖20个国家,该比例在国内双年展中名列前茅。展出的作品中也多有涉及科技与艺术、数据与艺术、生物科技、智能科技等多个门类跨界混搭,如机器人装置、混合媒体装置、以手机应用为界面的互动装置、交互式虚拟现实装置、生成式图形和声音的互动式电脑装置,聚焦具有前沿性质的国际话题。这些作品同时也强调了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来触发装置,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展体验。全球化的文化视野和国际性的策展格局毫无疑问将为四川人民奉献一场视觉盛宴。 |各策展单元介绍 【瞬间永恒】 王绍强 现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研究员二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策展人、美术教育家、艺术家,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广东省“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等人才项目,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艺术权力榜”上榜人物,获评《国家美术》“风云人物”,荣获第二十二届那不勒斯文化经典奖艺术家奖。 长期从事近现代美术及当代艺术研究,曾策划2017年广东百年美术大展,2017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等大型展览,担任第六届广州三年展的总策划人与文献展策展人,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览。 策展前言 长久以来,对于外部世界时间的认知,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讨论。除了物理学的探索,古典哲学 也曾给出范式性的回答。在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前 544—前 483 年) 眼中,“一切皆流, 无物常驻”, 由无数瞬间所构建的永恒,无尽于无限的变化之中。这与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关于水、月的思考有着 异曲同工之意。“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苏轼行文之下,消逝如水, 盈虚如月,自然界中水与月变化于每时,又变化于永恒。它们所引发的对瞬间与永恒的辩证思考,亦如 无法分割的时间片段与其无尽变化的延伸一般:我们短暂地踏入时间之中, 又无法回头地迈入时间的路径。 在艺术史中,瞬间与永恒同样是历久弥新的主题。在经典艺术的创作中,材料的脆弱性使作品自创作之 日起就被框定在时间的有限性中,然而作品所产生的精神性力量却能打破时空的壁垒,在一代又一代观 赏者心中引发深刻的共鸣。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捕捉并呈现了片刻的场景并留存下瞬间的情感经验,或 为“决定性瞬间”,或为无可复制的空间,将创作者凝结于作品中的思辨、感受与语言、时代、美学 …… 相融合成为记忆实体。它是时代切片中的个人观察与集体记忆,也是个体形象背后所折射的时代、群像 的变迁;它怀有真诚的感受与觉知,构成了无法被时间侵蚀的生命感。由此而产生的霎时间撞击心灵的 力量,延伸出了跨越时空的想象与情感的共鸣。于是作品中凝固的瞬间生生不息于每一寸的当下,亦通 向无尽的未来。 对于过程性的艺术而言,在时间中消逝的过程本身正是作品所要传递的内核价值。过程转瞬易逝,甚至 无法被完全复制,但其中所体现的锐意的观念与信念感,则长久地鼓舞着新的实践的发生,步履不停。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数字艺术的创作构建了新的“时空”平台。与线下无须自证唯一性的经典 艺术对永恒的追求相左,在数字化的时空维度中,“有限”似乎成为通往“价值永恒”的必经之路。如果说 经典艺术创作与过程性艺术创作内在都包含着物质性瞬间与精神性永恒的辩证关系,那么数字景观下的 艺术则有着新的关于时空价值的思考。 本版块试图在“瞬间”“过程”“数字化”三个维度中, 以国内外当代艺术中的经典作品为案例对主题展开回应。 与此同时,展览的有限性与作品追求永恒的诚意一如瞬间与永恒的辩证。在刹那绽放永恒的光芒,让永 恒于刹那间收藏。 【瞻星成梦】 菲利普·多德 Philip Dodd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历任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院长。因其在艺术领域沟通中欧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荣获了多个奖项。曾在伦敦、北京、广州、莫斯科、新加坡和纽约等地策划了多个展览,其中包括小野洋子、萧勤等重要艺术家。 策展前言 天空、星星、太阳、月亮和太空每天伴随着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在过去的几千年里, 它们一直是人类艺术、 文学和文化的主题。 在过去的六十年中,随着行星与外太空逐渐成为宇宙探索的主题,上述存在在我们心中的形象也发生了 深远的变化。科技让我们日益摆脱地球的束缚,并真正踏入了太空。 “瞻星成梦”版块讨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艺术对于天体的探索、人类太空知识的进展对艺术的影响与 改变, 以及艺术家们为什么对仰望星空情有独钟。 2023 成都双年展的这个版块囊括全球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亚洲、美洲及欧洲的艺术家) ,展示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不同世代艺术家们对太空生活的想象。其中, 全球知名艺术家与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被 错综摆放——展览将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外太空主题作品放在全球艺术的语境之中进 行讨论。 展览的作品类型既包括富有创新性的数字作品及沉浸式作品,也包括绘画与雕塑——有些作品让人心怀 敬畏,有些则风趣幽默、令人发笑。 本展览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而非以美国为中心) 艺术与太空展览。它在日常与崇高、身体与重力、 精神性与物质性、自然与人类世界等诸多领域为我们带来启迪。展览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人类开 始遭遇地球以外的世界,人类的艺术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展览还致力于在多重历史与多元文化中采撷一个“星丛”的艺术作品,从而为人们看待近世及当下的艺术 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期待“瞻星成梦”成为一场划时代的展览,并让观展的你享受其中。 【存在遥望】 菲利普·齐格勒 Philipp Ziegler 艺术史学家、策展人,现任 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策展部主管。他在ZKM主持策展或参与策划了多个展览,期间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曾在多个杂志上发表有关现代艺术的文章和论文主要著作包括:共同编著《斯蒂芬·维拉特Stephen Willats:艺术、社会和反馈》。 策展前言 这一版块的展览以“存在遥望”为主题, 旨在探索通过艺术、科学和技术, 想象未知, 超越人类认知极限, 理解遥不可及事物的可能性。“存在遥望”是指一系列体验,包括身处陌生环境的模糊不安感、遭遇挑战 已有假设和信念的全新情境或观点等。作为核心理念, “存在遥望”强调对人类认知极限的认识以及通过 拥抱不确定性去发现和成长的潜力。 人类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受到生理、经验、偏见和假设的限制。但是, 随着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 的快速发展, 我们获得了各种工具和资源, 能够以过去难以想象的方式, 提升人类感知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有助于我们感受未知的主要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每天,世界都会产生人类无法手 动筛选和分析的海量数据。但是,在机器学习算法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对人类而言并不显而易 见的规律和关系。这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洞见和发现,尤其是在天文学、遗传学和气候科学领域。 超越当下,我们对未来的理解与未知具有内在的关联,因为未来代表着尚未发生的时间,所以也总是变 幻莫测。尽管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趋势和过往的经验做出有依据的猜想和预测,但总会有不可预见的因 素影响事件的进程。未来的未知性令人兴奋,也让人恐惧,既代表着出现积极变化的可能性,也蕴藏着 潜在的危险。艺术家通过发挥创意和想象, 根据当前趋势、新兴技术和社会变迁, 构想和描绘可能的未来, 探索世界在以后的样子。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现在的见地和对未来的预测,启迪思考未知的新 方式。 人类可利用的大量技术和装置已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今天,艺术家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多地将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作为自身创作的基础。艺术家和科学家正利用相同的工具、方 法和程序,突破人类的自然感知极限,进一步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自然感官通过艺术,尤其是媒体 艺术得到扩展,那么,我们将在人与世界之间创造出新的接口,通过这些接口,我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 感知世界,进而改变世界。 在这场想象、感知和表达的饕餮盛宴中, 约三十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将围绕主题“存在遥望”为本届双年 展带来四十多件作品,将现在视为过往已至的未来,帮助人们拓展对所在世界复杂性的理解,同时,通 过展现自然和人工生命体相互融合的生态系统以及技术实体与有机实体的共生栖居之所, 预见人类的未 来。交互式装置、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等作品展示了媒体艺术的最新发展,同时带来了测试新技术以及 论证其运用能使社会受益的各种艺术表达。我们的时代面临着复杂的生态及社会经济挑战,而所有参展 作品都希望建立人们的这种意识。它们不仅表明了寻找新方法应对今日危机的必要性,同时诠释了通过 艺术创意展望未来的可能性,在这个未来里,我们与自然、技术和其他共生体(包括人类和非人类)和 谐地生活在一起。 【空间感知】 张子康 Zhang Zikan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馆》杂志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策展前言 时间作为我们体验世界的重要方式,既是“感知”的再现,也蕴含着以身体为中心发展出的空间体验。随 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 空间的形式经历着认知范畴的演变, 人类对空间的感知也随之超越了传统的物质性, 成为人类描述事物、感知事物的认知模式, 进而转化为融合了自然、历史、社会等多重因素的“空间性”, 并由此引发有关人与空间关系的探索和反思。 在认知模式的推动下,现代建筑与空间设计和人的关系更加紧密,人类对建筑的需求已经从活动和功能 的实用角度进一步向情感和精神需求转变。在实用性向与精神需求并重的趋势中,人类如何在日常之中 感知空间, 如何与空间形成新的关系, 如何在一种全新的“空间性”中实现人与自身的相处、人与人的连接、 人与建筑的协适共生、人与社会的相互塑造,都成为我们身处空间之中希望去感知和体验的内容。 本版块展览以“空间感知”为主题, 邀请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建筑师与艺术家共同参与有关空间 议题的讨论,将有关触觉、嗅觉、听觉的多重感知以诗性的语言和创作融入建筑空间、城市空间、虚拟 空间、心理空间的材质、氛围与想象中。 在展览中,空间既是作品的发生场,也以另一种形式参与作品的生成,进而建立起新的审美观念和场所体验。 【凝视之思】 冀少峰 Ji Shaofeng 冀少峰,现任湖北美术馆馆长。文科岗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获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唯一一项“组织策划特别贡献奖”和“最佳策划奖“。 策展前言 “凝视之思”是“时间引力——2023 成都双年展”的九个主题版块之一, 旨在探讨“看”与“被看”的关系。“凝 视”行为建构了“看”与“被看”的主体与对象,产生了“自我”与“他者”的互文关系。同时,“凝视”产生自时 间与空间,因此,“主体”“对象”“自我”“他者”这样的物理质量间形成了引力场,也使得“看”的行为过程 产生了多元的关联性。西方哲学中, “他者”为将凝视自我主体化以及将凝视对象客体化提供了可行的阐释。 在后现代文化景观的图像时代里, 随着观看方式的变迁以及图像自身的变化, 对“观看对象”的凝视已经 成为一种当下生活的语境。在视觉化的前提下,凝视结合了观者的身份意识,视觉性成为重要的策略和 新的社会文化逻辑。对凝视的理论研究毫无疑问要回答“如何凝视”的问题,并探讨“凝视”中的时间意识 和空间场域。我们如何凝视?被凝视的对象如何反作用于我们?其答案将永远是开放的, 答案亦在过去、 现在、未来所赋予的时间语境之中。 “凝视之思”单元以多维度视角回应“凝视”的概念,艺术家以人文的、先验的、个体经验性的视角成为时 代的观察者,时代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方式回应了这种观察;而当艺术家的观察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在 大众面前,艺术家与时代则同时成为“被观看”的对象,每一位观众则成为真正的“观看者”。由此,艺术 作品作为社会性“媒介”,使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引力场,而时间与空间在展览的场域中 获得了能量上的相互转换。 本版块有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的三十五位艺术家的自我真诚的思考,他们的视觉图像世界对激变的 社会现实做出了自我的激情讲述。在整体架构上,既有极具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亦有新锐艺术家;既 呈现学院派艺术家的状态,亦展现职业艺术家的样貌;既强调当代艺术的在地性特征,亦强调国际性的 对话。艺术家们从“50 后”到“80 后”的年龄跨度则显露出其背后的时代意识与巨变浪潮, “时代的凝视”与“凝 视的时代”也流露在作品图像之间, 使“看”与“被看”形成了一种非固定的、可以相互转换的空间场域关系。 谁在凝视?谁是凝视的发起者?谁又是最终的凝视者?当凝视进入一个不断转换、不断博弈的循环过程, 力与力相互对撞,时间向度与空间场域虚实纠缠, “凝视之思”并不是构建一个静态的展场,而是赋能于 艺术家所创造的图像,由此获得流动其间的关于存在与虚无、自我与他者、互补与冲突的,时间语境下 直接且有重量感的审视与反思能量。 【未来考古】 吴洪亮 Wu Hongliang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协副主席。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2019)、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全球征集项目的策划委员会主任。 策展前言 “未来考古”这一主题的有趣之处在于不确定性,“未”与“古”所形成的张力更增强了此中的意味。《说文解字》里“未”即“味”,又有说“昧”也。“味”就与艺术直接相关联, 也就是说美是需要去亲自体味的。而“昧” 是未知与模糊, 这恰是未来给我们当下最直观的感受。中国人历来好古, “古”字形上由“十”与“口”组成, 意思是口口相传。所有现在能表述的皆已成为过往,而我们每次的回望,其实都是指向未来的。那么, 本版块整体上分为古未来、今未来、未未来三个大部分,分别试图表达:对历史的解读,无法回避当代 语境的演绎;对现在的呈现, 便是塑造未来眼中的历史;而于未来视角的想象, 更是对当下的反思与观察。 所以“未来考古”版块的线索之一是以宏观、历史性的态度,以人类文明的遗址与非物质的活化为背景, 以古蜀文化与现实生活为起点,以成都的今昔与艺术创造的关联性为展开部分,建立虚拟与现实、当代 与古典艺术的“对话”,进而形成多种维度、跨越时空的阐述与交流。 “未来考古”版块也试图呈现语意和情境二者互渗的空间关系,故而没有安排固定的一条展线。观众可以 任选入口,既可以循着从现实生活逐渐过渡到艺术空间的方向进入,也可以循着从亘古逐渐走向现实与 未来的一条线路,错综复杂而有章可循。总之, “未来考古”这一版块的策展方式是将追溯历史与面向未 来进行多层叠合,引导观者在“境”中思“意”,在“意”中自造其“境”。 【大地回声】 俞可 Yu Ke 俞可,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 策展前言 大地是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时空维度中最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明起点。如果说“地面就是镜面”, 那么大地 所珍藏的万端地貌不仅孕育了各地人群最初的外貌特征,还积淀出文明中多元的人性维度与复杂的社会 结构。在最初与自然博弈相处的过程中,人慢慢开始用结绳、图画、文字、舞蹈和祭祀等媒介来记录自 己的行为,庆祝丰收、预知社会的危机、建构心灵的秩序。这些行为在今天被统称为“艺术”,它们作为 人的意识与情感表达符号,充当了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描绘着大地上不息的生命脉动。 今天,艺术所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的回声,更多地是要映射出一个被技术、知识和理性祛魅后的城市空间 和现代社会的图景。究其原因, 一方面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 产业革命下的英国就掀起了影响世界的城市化浪潮。另一方面, 艺术作品不仅展现自然, 更是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体现。基于此,对于城市问题的关注似乎成为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艺术的 转向发端于 19 世纪末法国印象派对都市生活的关注, 而后兴起的各个现代主义流派则更是在工业社会的 基础上,快速退去了农业时代的图像特征,将艺术转化为形式与思想的辩场。幸运的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在见证城市化进程全过程的同时,偶遇了“现代性”的奇观,城市生活丰富多元的 未知性成为各种艺术观念、媒介表达最多的主题。今天来看,恰恰是这些内容建构了人们关于时空维度 里城市内容的无限想象。 当然,今天城市化进程早已不像初期那样狂飙激进,但在这样一个重叠多维的结构中,城市危机成为自 然危机的另一面。城市生活充斥着不断寻求刺激的消费景观以及唯理性至上的人类中心行为,使更多保 留着自然面貌的传统社会空间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意义上被消解, 失去可持续的可能性, 而“特大城市” 那种连续的、单一的图景模式覆盖了世界。这些状况势必会引发城市文化的反思。所以, “大地回声”版 块希望以当代艺术的多元实践来实现“城市返魅”。当然,自然的“返魅”并非要回到最初的自然观,而是 在科学的基础上重建与自然的关系, 达到技术、伦理和审美的统一。只有当我们以审美的态度亲近自然, 以不断反思自身行为的态度对待自然,人在城市生活中与自然之间的技术活动才会富有诗意。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提出一个问题:今天的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什么呢?他用五十五个故事告 诉我们:就在我们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的时刻,城市生活的危机时刻正在接近。《看不见 的城市》就是他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我可能比卡尔维诺更乐观一些,相信经过艺术家与观众共 同的努力,城市诗篇也会生生不息,绵延无尽。“大地回声”作为一次实验性展览,就是以人类城市生活 的自身处境为出发点进行思考,促使艺术与现实相遇,在不断改变、聚集、瓦解的状态中,假设出当下 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它呈现的并非是对单纯的自然现象的模拟,而是思想的产物,抑或是从那些可见与 不可见的城市生活中长出来的一个梦想:观众与艺术一起倾听自然,探寻哪怕是暂时没有答案的问题, 在本能与理性中寻找生命平衡的意义。 【心之所向】 项苙苹 艺术学博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典藏),曾主管上海双年展,参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开馆和建设工作,策划了2016新加坡双年展等展览,撰写、出版了各类学术论文和画册书籍。 策展前言 万有引力, 看不见摸不着, 却结结实实地在那儿并将人类牢牢地固定在地球上。根据 2023 成都双年展 的主题“时间引力”的逻辑,我们将之延伸至另外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不可忽视的特别存在——人心之引 力,并设置“心之所向”版块。人心之念力,如万有引力一般具有强大的力量, 一切个体的行为无非是其 心念的体现,而整个人类历史、社会、文化等无非也是人类群体心念的显现、实现和化现。不同于万有 引力把人束缚在地球上,心之所向能够放飞人类的心灵和想象,从而摆脱地球的束缚,探索更为遥远和 广阔的宇宙。 求乐避苦、求安避危始终是人心之所向。而人体获得痛苦快乐、接受外界刺激的方式是多维的:色、声、 香、味、触、法, 通过眼、耳、鼻、舌、身、意, 作用渗透于身心。艺术作品通常浓缩表现了某种人类情感、 思想和审美,对于人们的刺激更为强烈,相比之下,我们的日常显得稀松平常,容易被忽略。当然,本版 块展品的选择并没有拘泥于“眼、耳、鼻、舌、身、意”的简单对应, 作品也更多涉及、延展到个体与居室、 建筑、城市、自然的关系,并探索着放下自大心、分别心、贪婪心,平等、平和地对待他人、其他物种, 也包括了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到深层的内心变化、升华,以及从游戏活动到修行般的创作行为。 艺术不只是用来欣赏膜拜的,而是切切实实与身体、生活和日常活动息息相关。艺术有普遍性,而这种 普遍性,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当代艺术的重要特点是一切皆有可能, 一个行为、一段文字、 一张图表等, 一切皆可成为艺术, 一切媒材具有了成为艺术品的潜质,所有人也都具有了成为艺术家的 可能(约瑟夫·博伊斯宣称“人人都是艺术家”)。 所有的艺术,本质上都是个人的体验,而通过眼、耳、鼻、舌、身、意不同途径去体验的能力正是我们 每个人所拥有的。通过观展过程中对自身眼、耳、鼻、舌、身、意的一番检阅,希望观众能够更加关注 并认真对待自己的身心。终究, 人生不过是一段时空旅行、一场心的修行, 愿人人修得一副健康的皮囊、 一颗柔软的真心、一个美满的人生。 【星链计划】 姜俊 Jiang Jun 姜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毕业于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后获得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专注于公共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和城市治理的跨界融合;第七届广州三年展策展人之一。 策展前言 “星链计划”作为“时间引力——2023 成都双年展”的一个分版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太空服务公司 SpaceX 推出的一项太空高速互联网计划:星链计划。据说它所构筑的网络一方面远远超过传统卫星互联 网的性能和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又不受地面信号发射站的限制,可以为尚未接入地面网络系统的区域提 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打破地域性的垄断。链接和断裂、联网和屏蔽也是本版块所关涉的议题之一。它逐 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岛链化、逆全球化、再全球化。 “星链计划”的英文名为“Constellations”,是“星座”的复数形式。自古以来, 人们就对恒星的排列很感兴趣, 并很自然地把一些位置相近的恒星链接起来,以形象的方式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对应起来,这些 想象的星组被称为“星座”。 虽然在三维的宇宙中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其实相互间不一定有实际关系,甚至它们之间可能相距甚远, 不过以地球为中心观看,它们的视觉位置极为相近,这也就构成了观看和认知的视差。在没有卫星定位 的前现代,人们利用这一视差确定和记忆方位,从而在航行中找到自己。 它们不仅有定位功能,众多的星座在文化上还共同构筑了我们所想象的天穹。不同的文明有其对星座完 全不同的划分和命名, 直到 1930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统一繁杂的星座划分, 以西方中世纪流传 下来的古希腊传统星座为基础,把天空分为八十八个正式的星座,使天空多数恒星都有了一定的国际统 一归宿。与此相对地,有一些在非西方文化中广泛流传的星座划定却逐渐被遮蔽和遗忘,或者作为地方 文化记忆被保留下来, 例如中国人所熟悉的“北斗七星”。对于恒星链接方式差异的文化讨论也是对于全 球化和本土化关系的再思考,它呼应了我们在新时代中从单一走向多元。 总之“星链计划”是一种关于链接的隐喻,每一件参展的艺术作品述说着自己的故事,当它们聚集在成都 双年展, 在一个新的文化场域中,它们将结成新的网络,构成新的矩阵,重新获得意义,形成介于全球 和地方之间的多元阅读和理解。 |24个平行展创新高 联动全城共享艺术生活 24个遍布成都市的双年展平行展已陆续推出,共汇聚了500多位艺术家的近千件/组作品。成都本土重要的美术馆、艺术中心与机构,诸如A4艺术中心、蓝顶美术馆、四川音乐学院美术馆等,几乎都参与到了本次双年展的平行展版块。这些平行展各自有着独立的艺术议题与表达,是对成都本土艺术生态以及主题展版块的内容延伸,它们勾连了主展场的“星链计划”版块,形成了主题展与平行展及平行项目之间的多维度、多层次联动与互补。同时,本次平行展规模创下国内双年展平行展之最,辐射全城甚至周边的展览格局也为市民们提供了全沉浸式的看展环境,实实在在地让观看展览、享受艺术成为成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艺术智慧思想碰撞美术馆为城市建设添动力 美术馆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吸引公众的参与,不断地塑造城市独特的文化面貌。成都市美术馆通过持续性的公益性展览、公共教育活动。馆际交流,带动成都城市文化的辐射力,传播城市精神美学与人文价值,自2021年11月开馆以来已经收获了超200万海内外观众。 随着各地美术馆双年展的持续开展,双年展机制的成熟,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壮大,随之也引发诸多关于美术馆与城市发展的思辨与讨论。此次“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学术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双年展策展团队在内的来自6个国家的30余位国内外知名美术馆馆长、评论家、策展人汇聚蓉城,围绕“新时代美术馆的发展与城市建设”和“历史与未来——城市发展与艺术关系”两大主题,从在地出发,面向全球,深刻探讨城市与公众、边界与融合、历史与未来、在地与世界、科技与人文、人类与自然等多个议题。通过主题发言、案例分享、学术对谈等方式,以期探寻城市与美术馆共频、共进的经验与模式,展望中国美术馆事业不断更新的未来。 |交辉相映:双年展与大运会聚焦全国目光 2023成都双年展适逢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在2023成都双年展举办之际,同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第31届世届大学生运动会”也将于7月28日在成都举行。为了更好的呈现青春之光,本届成都双年展还特别邀请了众多青年艺术家参展,展示新思想、新创意和新艺术,通过不同国家之间青年文化艺术交流,在力与美的碰撞,智慧、活力与感性、创造的交融之间,产生辐射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远的城市引力,为艺术未来的力量提供世界级的展示舞台。两场国际盛会将艺术与体育链接,力量之美遇见视觉之美,青春之美遇见艺术之美,美美交融,尽在蓉城。 独具人文魅力的天府文化孕育出来成都这座城市敢立潮头和开放包容的艺术气质和艺术追求,创造了2021成都双年展观众突破110万人次的全球双年展观展人数之最,成为了公园城市的艺术盛典和成都的艺术品牌。今年2023成都双年展将继续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包容的文化胸怀,赓续文脉,交流互鉴,打造成都市款待大运会客人的艺术盛宴,提供丰富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艺术大餐,展现艺术对话世界,让世界瞩目成都的艺术盛典。 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11月,火热盛夏,青春激情,邀您共赴这场国际艺术盛会!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时间引力”—— 2023成都双年展 展览时间: 2023年 07月16 日— 2023年 11月 开幕时间: 2023年 07 月16 日 展览地点: 成都市天府艺术公园内成都市美术馆A、B区(成都市天府美术馆、成都市当代艺术馆) 指导单位: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主办单位: 成都市美术馆 学术委员会主席: 范迪安 总策展人: 王绍强 艺术总监: 吕 澎 策展团队(按版块策划顺序): 王绍强、菲利普·多德(英)、菲利普·齐格勒(德)、张子康、冀少峰、吴洪亮、俞 可、项苙苹、姜 俊 展览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序): 管郁达、何多苓、黄宗贤、鲁虹、李青稞、刘家琨、王端廷、杨 卫、杨小彦、周春芽 |